上合示范区探索跨境征信赋能,为企业出海建立“快车道”
“通过‘信用上合’跨境信用服务平台,我们出海寻找境外合作伙伴更方便、更省心。”湖南某化工贸易企业负责人乔治表示。年初,该企业将拓展俄罗斯市场作为战略布局,但由于国际贸易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一直面临着寻找客户难的困境。6月,乔治在朋友的推荐下,注册了“信用上合”跨境信用服务平台,通过“找客户”外贸场景工具板块,免费申请获取了“海外海关数据名录”,快速了解了俄罗斯相关企业业务经营情况,有针对性地筛选出了10余家意向客户,主动对接寻求合作。
“由于各国征信制度和标准不一,我们在与外国客户开展合作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工成本去收集、核实客户的信用信息,国内企业的信用资质也同样难以获得国外客户的信任。”乔治表示,上合示范区创新搭建的“信用上合”平台,补齐了这一跨境征信的制度短板,为企业寻找优质合作伙伴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降低了经营风险。半年的时间里,企业通过平台陆续与俄罗斯企业达成了近百万美元的订单,成功进入俄罗斯市场。
“信用上合”是中国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首个跨境信用服务平台,以全球征信跨境数据库为基础,实现多语种、双向查询,报告维度涵盖企业的基本注册信息、高管关联、司法信息、经营状态等超过50余项细分维度,可以查询216个国家和地区企业的信用报告。“目前,平台已有6万多家企业注册使用,汇集中国境内2.1亿家企业(包含个体工商户)、48个国家6000万家企业73亿多条数据,为海内外企业提供查询服务4600余万次。”“信用上合”运营单位——青岛格兰德信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兰德”)总裁宋述大介绍。
跨境征信降低了国际贸易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是全球经济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间跨境信用的互联、互通、互认,在2023上海合作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论坛期间,上合示范区还创新推出了“上合码”,整合格兰德企业数据库资源,利用全球通用的数字编码系统,为上合组织国家企业提供标准化身份标识,解决上合组织国家企业身份识别不统一的难题,促进上合组织国家间商业合作、海关通关、金融审核等。目前,已为1100多万家企业完成上合码预附码,有效提升了跨境企业征信透明度。
“我们将以‘信用上合’、上合码为平台载体,不断推动上合组织国家间跨境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跨境信用合作基础,打通征信数据互认渠道,积极探索跨境征信领域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促进上合国家间跨境征信数据互联互通和信用标准互认,为上合组织国家地方间经贸合作提供信用支撑。”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企业服务一部部长迟永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