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方向,青岛优势产业正加速扩容。镶嵌于“新制造”产业链条上的“新服务”,已成为塑造先进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市直企业资产总额首次突破3万亿元,这是青岛国资国企在2023年交出的“答卷”。透过数字,看青岛国资的“3万亿”,书写的尽是城市发展的故事……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天然的港口优势和“上合支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一个低空经济产业链集群将在这里迅速成为“面向东北亚、‘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新高地上的一方磁力,吸引国内外更多低空经济产业奔赴而来。
青岛聚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不断深化与共建国家经贸、设施、金融、人文等多领域合作,着力提升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功能,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服务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品牌,是一座城市的经济符号。品牌对城市而言,展现的是其活力与竞争力。青岛这座城,尤为明显。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五朵金花”到“新一代金花”,正是众多品牌的熠熠生辉才构建起了青岛靓丽的经济底色。
充分发挥“四型”国家物流枢纽加持的强大动能,“海陆空铁”四港联动把区位优势转化为通达优势和发展优势,释放多枢纽叠加优势与乘数效应,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擦亮链接世界的新名片,值得期待。
交通运输是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青岛交通发展水平将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对青岛加快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提升门户枢纽能级和国际影响力,重塑产业发展布局、拓展城市功能空间等意义重大
青岛提出聚力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发展、新经济高成长企业快速崛起、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领军标杆企业培育壮大”四条培育赛道。目前,青岛拥有“专精特新”企业6738家;累计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1家
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青岛市首次单独组团参会。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建军带队。10家青岛市头部企业集体亮相展会,抢抓经贸合作商机,推介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取得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