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热线:0532-68068228 138216883@qq.com

2023年外贸总额保持正增长,“新三样”出口额突破万亿元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网
2024-01-13 16:38

在2022年迈过40万亿元大关的基础上,中国外贸总额在2023年再次实现同比正增长。

1月12日,海关总署发布2023年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全年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好于预期、实现了促稳提质目标。我国有望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持续发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关于2024年外贸的形势和预期,王令浚指出,当前,外部需求仍然低迷,多个国际机构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整体上不如疫情前;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以及近期红海航运通道受阻等不确定、难预料因素,都会对贸易活动形成干扰。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长期积累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有不惧风雨、敢闯敢拼、不断创新的广大外贸主体,外贸综合竞争优势依然突出,外贸新动能加快聚集,外贸发展的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

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

“2023年外贸运行总体平稳,四季度向好态势明显。” 王令浚表示,2023年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一季度9.69万亿元,二、三、四季度规模均在10万亿元以上。其中,四季度3个月同比分别增长0.8%、1.3%、2.8%,增幅逐月扩大,12月进出口3.81万亿元,月度规模创下年内新高。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23年12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改善,好于市场预期,除了2022年同期基数回落的影响之外,还得益于我国外贸出口展现韧性,国内需求稳步修复也带动来进口规模持续回升。接下来是全球传统需求旺季,我国外贸出口韧性与国内需求稳步修复,基数效应减弱,预计未来几个月我国外贸出口、进口延续修复改善走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外贸出口创下历史新高之后,2023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明显减缓,同比增长0.6%,比2022年放缓了9.9个百分点。

“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整体表现比较低迷,外需的疲弱对我国出口形成了直接冲击。从数字上看,出口增速相比前几年确实有所放缓。但更要看到,我国的出口是在高基数上再创新高,不仅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也保持了份额的整体稳定,更在增长动能、区域格局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彰显了强劲韧性和综合竞争力。”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对此回应。

此外,根据WTO最新预测,2023年我国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在14%左右的较高水平。

对于2024年的出口形势,吕大良表示,外部需求的持续低迷仍然是制约我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这些因素也对我国出口造成影响,出口还会面临不少困难。但从另一方面看,在政策支撑、产业优势、各方努力之下,我国出口的综合竞争优势会继续巩固。

从进口情况看,国内经济回升已经逐步带动消费稳定恢复,但2023年进口额却出现了同比下降0.3%的情况。

“进口值是由进口数量和进口价格两方面决定,2023年我国进口值下降是受商品价格水平下行影响,我国的进口商品数量在增加。”吕大良告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023年我国进口值微幅下降,其中进口价格下跌3.1%,进口数量增加2.9%,这也反映出我国生产持续回升、消费需求旺盛。

吕大良进一步介绍,一方面,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更好满足了国内生产稳步扩大的需要。2023年,我国原油、天然气、煤炭进口量分别增加11%、9.9%和61.8%,铁矿砂、铜矿砂、铝矿砂分别增加6.6%、9.1%、12.9%。同时,电脑中央处理部件、航空器零部件、音视频设备的零件进口值分别增长61.6%、40.8%、11.5%,对国内相关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消费品进口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选择。2023年我国进口特色食品、母婴用品、数码家电等消费品1.95万亿元,增长了1.2%。此外,我国加快培育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初步统计,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口5483亿元,增长3.9%,方便灵活的线上购物,使消费者有了更多、更快捷的进口渠道。

除此之外,吕大良谈到,我国持续扩大进口,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全球共享的机遇。2023年,我国成功举办进博会、消博会、广交会等重点展会,为全球厂商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新机遇。

关于2024年的进口走势,吕大良表示,中国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为进一步扩大进口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巨大市场优势将继续为进口提供支撑。当前全球大宗商品供需形势错综复杂,影响量价走势的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海关总署对此将继续保持密切关注。

“新三样”出口额破万亿

作为第一大出口门类,中国机电产品仍然保持着较好出口增势,对全年稳外贸起到了主要作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增长了2.9%,占出口总值的58.6%。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 “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29.9%。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士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的机电产品出口中,传统产业和附加值低的环节“走出去”、“产业转移”和“新三样”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产业升级”并存,这是复杂的全球经贸形势和产业发展内在规律共同促成的阶段性体现,展现了机电产品进出口的强劲韧性,这主要基于中国在机电行业产业链完整、产业规模、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综合性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快速增长也进一步提高了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177.3万辆,增加67.1%,平均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载人汽车。

吕大良表示,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坚持不懈开展科技创新,构建完整产业链供应链,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相应出口规模也在逐步扩大。2021年、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连续迈上了200万辆、300万辆台阶。2023年更是跨越了两个百万级台阶,出口522.1万辆,同比增加57.4%。

早在2022年,中国就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仅次于日本。而根据日本汽车工业会最新预测,日本汽车2023年全年出口量预计在430万辆左右,低于中国汽车出口数据。这也意味着中国将正式跃升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在《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要推动汽车出口提质增效,鼓励汽车企业加快研发和生产面向国际市场的汽车产品,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加强与航运企业、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巩固扩大重点国家和地区市场汽车出口,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培育汽车出口优势。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将成为一大亮点,新能源汽车出口仍将保持“贸易+海外本土化生产”的模式,出口有望同比增长50%。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认为,要想实现真正国际化,应当采用在海外目标市场直接生产的模式。“如果直接投资在海外市场顺利展开,并取得成绩,就说明中国汽车企业成功实现国际化。”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1月11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全球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复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为各国车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商务部将持续跟踪关注汽车贸易发展,推动构建公平、稳定、包容、便利的汽车贸易环境,支持汽车企业不断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为各国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推动汽车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持续拓展中间品贸易

此前,为了进一步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

王令浚对此表示,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深入发展,中间品作为连接产业上下游的纽带,日益成为全球贸易的主体,占全球货物贸易的比重超过一半,在促进全球贸易发展、保障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化,中间品进出口占比不断提升。去年,进出口中间品25.53万亿元,占整体进出口总值的61.1%,保持在历史高位。”王令浚说。

从出口看,中间品贸易为促进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供给能力,我国大量出口中间品,满足了全球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需要。2023年,我国出口中间品11.24万亿元,占我国出口总值的47.3%。其中,机电类中间品6.37万亿元,增长1.9%。

从具体市场来看,我国对日本、墨西哥出口汽车零配件类,对美国、德国出口锂电池类,对越南、印度尼西亚出口平板显示模组类中间品,这些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期,我国出口了超万亿元的纺织类和塑料类中间品,为东盟、非洲等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从进口来看,有力保障国内生产供应,为全球企业提供市场。”王令浚指出,去年,我国进口中间品14.29万亿元,占我国进口总值的79.4%,其中,机电类中间品4.41万亿元,能源产品3.2万亿元,金属矿砂1.67万亿元,这些产品为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我国进口来源覆盖全球六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庞大的市场需求也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合作机遇。

王令浚介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拓展中间品贸易作为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项重点工作,体现了我国以实际行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的大国担当。海关总署将支持关键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等进口,保障粮食、能源资源、优质农产品稳定供给,完善高效顺畅的通关机制,为拓展中间品贸易创造更好的口岸营商环境、更便利的跨境贸易服务。(记者 缴翼飞 林珂莹)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