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规模再创新高:广东居首,安徽中部第一
上半年我国外贸“成绩单”发布,规模再创新高。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21.17万亿元,首破21万亿元,同比增长6.1%。
当前,区域的外贸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上半年,广东外贸总量全国第一,深圳表现尤其亮眼,增速达31.7%。
出口是深圳的强项,已连续31年蝉联全国第一,2023年出口额超2.45万亿元。今年上半年,深圳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2013.2亿元,其中出口额超1.4万亿元,同比增长34.9%;进口近0.8万亿元,同比增长26.5%。
深圳海关暂未披露前6月详细数据,据其披露的前5月数据,民营企业占比超7成,且增速快于整体。前5个月,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1.3万亿元,增长51.7%,占同期深圳进出口总值的71.6%。占比第二大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320亿元,增长5.9%。
前5个月,深圳的一般贸易、保税物流均呈两位数增长。前5个月,深圳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06万亿元,增长50.9%,占58.6%。同期,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4184.2亿元,增长28%,占23.1%。
从前5个月数据来看,深圳对前十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呈两位数增势,对拉美进出口增长超四成。
深圳对前五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合计占60.8%。前5个月,东盟为深圳市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3131亿元;香港地区、美国、欧盟和台湾地区分列二至五位。
从出口货物品类来看,前5个月,深圳出口机电产品7816.7亿元,增长21.7%,占同期深圳出口总值的67.4%。其中,出口手机、电脑、家用电器等“老三样”商品合计1422.9亿元,增长20%;电子元件1133.6亿元,增长31%;“新三样”产品中,锂电池217亿元,下降18.9%;电动汽车出口95.8亿元,增长30.7%。
图片来源:深圳海关
全国重点城市之中,深圳和上海稳居双雄位置。
上半年,上海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976.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6%。其中,出口8574.93亿元,增长1.8%。
“从外部动力来看,海外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和调整,对我国城市外贸格局的变化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对界面新闻表示,深圳和上海常年占据全国外贸双雄位置,其外贸产品结构和产业形态存在很大差异。
他指出,深圳外贸主要是以华为、中兴通讯、大疆无人机等为代表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出海的一般贸易,与此同时也保持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加工贸易。而上海则是外贸“新三样”的典型代表,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很强。同时,上海背靠长三角,产业齐全,机电产品优势突出。
“深圳和上海能够保持头两名的位置,反映出现在珠三角和长三角是中国外贸竞争力最强的区域。”张建平说。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均进入全国前十。
浙江上半年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不乏跨境电商的助推作用。过去5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倍,跨境电商成为重要的外贸新动能。
据杭州海关统计,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2.56万亿元,同比增长7.8%,出口总值1.90万亿元,增长8.6%,进口总值6625.9亿元,增长5.5%。进出口、出口占全国份额分别为12.1%和15.7%,较去年同期提升0.2个和0.3个百分点,稳居全国第3位和第2位;进口占全国的7.3%,居第5位。
上半年,浙江省市场采购出口2643.1亿元,增长12.4%,跨境电商出口1799.3亿元,增长38.5%,两者分别拉动全省出口增长1.7个和2.9个百分点。
借助长三角优势,安徽近两年成为了一匹外贸“黑马”。
2023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052.2亿元人民币,增长7.8%,其中,出口5231.2亿元,增长11.3%。安徽外贸首次跃升至全国第10位;其增速跃升至全国第8位,在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全国外贸十强中保持第一;实际对外投资跃升至全国第9位、中部首位;实际使用外资实现高出全国12.3个百分点的逆势增长。
“安徽在合肥模式的引领之下,在新能源汽车、汽车及配套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打造出比较有优势的新业态,在智能制造方面也进步特别快,抓海外市场的能力非常强,这也反映出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之后带来了新的动力。”张建平分析。
2023年,安徽省明确将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发展,汽车出口大幅增长。2023年安徽省出口汽车72.92万辆,增长89.8%,居全国第2位;货值714.6亿元,增长118.3%。
今年上半年,安徽外贸创下新高,稳坐中部外贸第一省位置。
根据海关数据,上半年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6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上半年及当月规模均位居全国第十、中部第一。其中,出口2685.8亿元,增长9.7%;进口1282亿元,增长2.8%。
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七成,汽车及零配件贡献最大。
上半年,安徽省出口机电产品1881.1亿元,增长11.9%,占出口总值的70%。其中,汽车(包括底盘)及零配件合计567.4亿元,增长23.8%,拉动全省出口增长4.5个百分点。
当地主流媒体《安徽日报》报道称,安徽企业正改变从前的“外贸出口”思维,从输出产品转向输出工业制造能力,参与构建全球产业链。企业“出海”模式正由产品“出海”向科技“出海”、产业“出海”、协同“出海”转变。
曾经的中部外贸第一大省河南,却难逃“富士康依赖症”,外贸失速。
上半年,河南省出口机电产品1112.8亿元,下降30.4%,占全省出口值的55.4%。其中,手机565亿元,锐减49.1%,占28.1%;汽车147.3亿元,增长19.6%,占7.3%。
上半年省份进出口额累计TOP10,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制图:刘素楠
除了传统外贸大省,西部和东北外贸也有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上半年,西藏自治区以132.4%的增速高居全国第一。
西藏是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目前共有4个陆路对外开放口岸。2023年,西藏自治区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9.78亿元,同比增长138.3%。其中,出口98.25亿元,增长127.7%;进口11.53亿元,增长295.2%。
从贸易伙伴看,2023年,西藏与175个国家或地区开展了进出口贸易,较上年增加近半数。尼泊尔是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双边贸易值27.69亿元,增长77.2%。
拉萨和日喀则是西藏外贸的“双引擎”。2023年,拉萨市进出口55.18亿元,日喀则市进出口54.22亿元,两市进出口值合计占总值的99%以上。
新疆以48.4%的增速居于全国第二位。
2023年,新疆外贸规模首次突破3500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外贸发展势头仍然强劲。
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2206.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48.4%。其中,出口1889.7亿元,增长51.4%;进口316.6亿元,增长32.6%。
新疆外贸传统、新兴市场进出口规模同步扩大。
上半年,新疆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014亿元,增长43.6%,占同期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1.3%;同期,新疆对中亚五国进出口1475.6亿元,增长23.9%,占66.9%;对非洲、拉美、中东欧进出口分别增长364%、346.8%、396.4%。
自贸区、综合保税区成为拉动新疆外贸的重要引擎。2023年11月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上半年,新疆自贸区合计进出口728.2亿元,占新疆外贸总值的33%。同期,新疆喀什、霍尔果斯、阿拉山口、乌鲁木齐4个综保区合计进出口953.9亿元,增长58.1%,占43.2%。
上半年省份进出口额增速TOP10,数据来源:海关总署,制图:刘素楠
外贸创下新高的还有东北地区。
2024年上半年,黑龙江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563.8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15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7%。其中,出口398.8亿元,增长21.5%;进口1165亿元,增长6.1%。
“这主要受益于对俄贸易上升,东北目前外贸增速表现较好。”张建平指出。
2024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53亿元,同比增长12.7%,占黑龙江省外贸总值的86.5%。同期,黑龙江省对其他9个金砖国家进出口1214.4亿元,同比增长14.2%,占黑龙江省外贸总值的77.7%。
具体而言,上半年,黑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169.7亿元,同比增长37.1%,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2.6%。其中,乘用车、家用电器、音频设备及其零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分别同比增长70.8%、81.1%、111.2%、198.2%。同期,“新三样”产品出口8.3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电动汽车出口7.1亿元,同比增长157%。
如何看待外贸格局的改变?
张建平认为,当下中国城市外贸格局处于渐进的变化和调整过程中,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城市大多数在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外贸大省的总体格局比较稳定。
下一步,他建议要鼓励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的发展,追求自主品牌、更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到全世界。同时,要通过制度型开放,用好自贸试验区网络平台、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代表的22份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来降低外贸成本,提升外贸效率。另外,要鼓励多元化的外贸市场开拓,特别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让外贸和投资相互促进,挖掘潜在市场空间。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