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网友咨询有关“上合国际能源中心建设时间”的问题,该网友询问:“你好,本次能源部长会议,刘建军书记宣布建设上合能源中心,想咨询一下上合能源中心的建设时间,谢谢。”
答复时间:2021年10月21日;
答复信息:经函询上合示范区,为推动示范区能源产业发展,打造“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新平台,示范区规划建设上合国际能源中心。已邀请建筑设计院所进行规划设计,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争取上合国际能源中心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新地标:上合国际能源中心项目
中国电力报:在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下,上合示范区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郝国新:上合示范区重点在四个方面发力突破:着力建设互联互通的国际物流中心、互利互惠的现代贸易中心、互促互进的双向投资中心、互学互鉴的商旅文交流中心。
在国际物流方面,常态化开行22条国际、国内班列,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46个城市;今年1-9月,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开行中欧班列(齐鲁号)403列,前三季度开行班列数量超过去年全年总开行数量。获批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助力青岛市成为三型叠加枢纽城市。
在现代贸易方面,我们成功举办2021年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前三季度,预计完成进出口额186亿元,同比增长51.2%,与上合组织相关国家进出口额24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86倍;与上合组织国家双向投资额1618万美元,是去年全年的40倍。
在双向投资方面,示范区内重大项目密集落地,开放成果日益丰硕。目前,上合组织国家在青岛投资项目361个,实际利用外资2.035亿美元;青岛对上合组织国家投资项目155个,累计投资额20.1亿美元。2020年以来,我们引进了总投资为1605亿元的46个项目,新增17个上合元素项目。
在商旅文化交流发展方面,已经启用的青岛•上合国家客厅,累计吸引上合组织国家18家商协会入驻,澳门葡语系国家商品馆、阿塞拜疆国家馆、青免国际跨境商品体验中心纳客运营。举办大使上合行、2021“上合之夏”等文化交流活动30余场,接待上合组织国家使节、客商近300人次,有力促进了各国民间交流、民心相通。
中国电力报:在能源国际合作领域,上合示范区下一步的工作规划是怎样的?
郝国新: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合作,打造“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示范先行区。规划建设国际能源合作交流中心、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国际能源投资中心、国际能源协同创新中心、碳中和示范园区等能源合作平台。
建设上合国际能源中心地标建筑。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其中地上50万平方米、地下20万平方米。建设国际能源合作交流中心。利用好“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等高质量合作平台,吸引举办国内外各类能源展览会,搭建能源国际交流活动平台。建设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集聚国内外知名能源贸易企业和服务企业。建设能源贸易交易所、交易中心,推动能源现货、期货交易。建设国际能源投资中心。集聚能源创投、风投机构,吸引股权投资基金、信托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理财保险公司等投资类主体入驻。提高国际能源项目融资能力,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项目双向投资合作,提高能源国际合作水平。建设国际能源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国际先进能源研究机构、高校院所,打造能源研究创新基地。围绕绿色能源、低碳城市、现代能源管理等领域开展研究,面向世界能源科技前沿,推动能源前沿技术交流,建设国际能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碳中和示范园区。加快园区新能源应用示范,建设新能源储能、供能系统,高效智慧的新能源技术应用网络,将示范区打造成一带一路“碳中和”先行区,能源变革的实验田。
中国电力报:实现上述规划,示范区准备了哪些保障措施?
郝国新:示范区主要从构建多层次政策创新体系、打造健全便利的营商服务体系、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几个方面做好保障工作。
构建多层次政策创新体系。目前,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青岛市政府等单位已出台多领域支持政策,全力推动上合示范区发展。上合示范区在首批10项制度创新基础上,持续推动制度创新,正在加快推动形成政策集聚高地,助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搭建高效便利的服务体系。筹建中国-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开展援外培训和经贸培训,创新人才培训新模式。加快法律服务委员会交流合作基地、法智谷建设,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发布“上合银关通”等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
营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加快青岛大学等高校院所,涉外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布局,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规划建设现代医疗康养中心,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精细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全力打造水清岸碧、舒心舒畅的美丽宜居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