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热线:0532-68068228 138216883@qq.com
山东省院士专家科技合作专题对接会在青岛举行 14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网
2022-06-21 22:05

日前,以“科技赋能 智创未来”为主题2022年山东省院士专家科技合作专题对接会主场活动举行。来自国内外的6位院士、专家,围绕健康海洋和“双碳”主题,通过视频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作主题报告,并与现场企业进行互动交流,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近100名代表参加对接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王玉忠围绕“双碳”目标下高分子材料发展途径与新技术进行探讨与分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围绕海水鱼类养殖新品种培育的技术突破与应用进行交流。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俄罗斯外籍院士马保松联合国际行业专家,介绍了非开挖国际前沿技术及应用前景。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李长河介绍了智能与洁净微量润滑精密制造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俞志明围绕海洋健康与有害藻华,交流了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对接会上,14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现场签约,通过校企合作、院企合作,将在智能水下机器人、海洋调查和海洋生态监测、钢铁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当天上午,还同步举行了支撑“双碳”目标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及健康海洋可持续发展两个分会场对接会。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13位专家进行了技术成果发布,现场与30余家企业进行交流对接,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支撑“双碳”目标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领域对接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低碳排放燃气锅炉、海水淡化、基于碳中和路径图CO2捕集与资源化技术及关键装备、用户侧分布式智慧储能等技术成果与企业进行交流。在健康海洋可持续发展对接会上,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围绕延缓和控制海洋腐蚀、水下光学成像及探测、海洋光电技术、海洋声学传感器及其应用、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等技术进行成果发布。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在海洋观测探测设备、现代海洋农业、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等5个领域发布最新海洋科技成果,彰显了青岛海洋科技的创新和蓬勃发展。

此次活动的举办,搭建了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与青岛企业对接合作的桥梁,将吸引更多专家、技术、人才涌入青岛,推动高端科研项目和成果在青岛加速转化、落地,为青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和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更好地赋能。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 宋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