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热线:0532-68068228 138216883@qq.com
沿黄九省区山东当了“盟主”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网
2022-08-23 07:20

12个自贸试验区片区,15个经济功能区,覆盖沿黄9省(区),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正式启动。

8月22日至24日,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启动暨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济南举办,深入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深入探讨自贸试验区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据介绍,在山东自贸试验区设立三周年之际,建设黄河流域自贸区联盟,将为山东各经济功能区带来制度创新、物流交通和产业合作等多方面的新机遇,也将促进沿黄省区合作交流更加紧密,共商发展举措,共建重大项目,共享丰富资源,有助于打造规模化、特色化的跨区域产业集群。

●各联盟成员各有特色和亮点

据了解,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成员包括山东、河南、四川、陕西4省自贸试验区12个片区,以及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5省(自治区)15个经济功能区。

各联盟成员在发展中有着各自的特色和亮点。以山东省自贸试验区为例,2019年8月山东自贸试验区获批,实施范围119.98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济南片区37.9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金融、医疗康养、文化产业、信息技术等产业;青岛片区5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烟台片区29.9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生产性服务业。

内蒙古巴彦淖尔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依托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外贸转型升级,推动农产品出口高质量发展。目前,巴彦淖尔市农产品出口主要包括籽仁、番茄、脱水蔬菜、枸杞、羊绒、羊肉6大类46个品种,出口目的地涉及五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西晋中国家农高区以有机旱作农业为主题,以农副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重点在北方旱作农业区农业提质增效等方面探索示范。2019年11月获批以来,山西晋中国家农高区聚焦“农、高、科”,加快推进科技资源集聚、产业示范推广、联农机制构建,先后承接了18个国字号试点。

●山东主动思考主动担当

记者从山东省商务厅了解到,山东省率先提出组建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的倡议,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该倡议得到河南、四川、陕西、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等沿黄其他8省(区)积极响应和商务部充分肯定与支持。山东是经济大省和开放大省,作为黄河流域唯一的出海口,区位优势显著,经济规模居沿黄9省首位,工业体系完备、开放平台丰富,是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山东自贸试验区作为区域开放发展高地,获批以来建设成果显著,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山东省商务厅规划指导处处长马翎表示,联盟的成立旨在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统筹各方面资源,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这一倡议得到了商务部的大力支持和沿黄各省的积极响应 。

●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组建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对山东乃至整个黄河流域意味着什么?联盟的成立又将如何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赋能沿黄自贸试验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山东唯一跨省区的国家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代国家赋予山东的重要使命。两大国家级战略交汇叠加将增添山东发展新动力。一方面,黄河自贸试验区联盟作为推动黄河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抓手,有利于山东更好发挥区位优势、开放优势、产业优势、制度优势,进一步提升自贸红利外溢效应,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体现山东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的担当作为。另一方面,黄河联盟成立为制度创新和合作共赢提供了新平台,有利于激发区域内市场主体的活力,在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同时,提升山东对各类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为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广阔腹地,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支撑。而黄河流域资源禀赋优越、市场潜力巨大,在服务国内大循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翎介绍,通过组建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共同打造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将为沿黄自贸试验区建设注入新动力,带动形成一体化大市场。具体来说,山东、河南、四川、陕西4个已有自贸试验区的省份可对接国际规则标准,加快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在重点领域加强协作创新,强化系统集成,形成吸引集聚全球优质要素的体制机制,形成区域增长极。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5省(区)经济功能区可优先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成果,发展中遇到的制度性障碍可在自贸试验区开展创新试验,创新成果互惠共享。在开放合作中不断增强黄河流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发展协同合力,更好服务于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落地落实。

来源:综合山东发布、《大众日报》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