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热线:0532-68068228 138216883@qq.com
项目建设加速,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创新中心搭起海洋发展的国际“朋友圈”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网
2022-08-03 21:18

海洋经济是高度外向型经济,经略海洋,是支撑上合示范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自启动建设以来,上合示范区积极构建海洋开放新高地,不断拓展国际海洋合作空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创新中心是上合示范区海洋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开展海洋产业特别是监测装备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研发,构建起独具上合特色的海洋发展国际“朋友圈”。

据悉,该中心由山东省科学院与上合示范区管委会联合共建,依托山东省科学院与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科学院各研究所之间近20年历史的良好合作基础,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共享海洋科学与技术共同体,充分发挥在国际合作交流、科研与产业技术研究及国际化教学等方面的优势,实现相关领域深度融合。

该中心于2021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目前,已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基辅工学院、德国锡根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成了“中国—白俄罗斯海洋新型光电技术创新转化中心”“中国—乌克兰海洋声学国际技术创新转化中心”“中国—德国新材料技术创新转化中心”“中国—俄罗斯海洋与极地环境监测技术创新转化中心”4个国际合作中心,孵化山科神光科技、罗梅森海洋技术、欧谱赛斯海洋科技、觅海科技等4家高科技企业,累计转化科技成果30余项,相关成果成为解决我国海洋检测设备领域的关键技术。

此外,该中心正不断汇聚国际海洋科技人才,第一批科研团队及教职员工近300人,海洋技术科学学院本科及研究生近200人已正式入驻。去年11月,中心海洋检测技术专家王军成增选为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上合示范区海洋领域首位院士。

下一步,上合示范区将积极推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创新中心实体化运营,拓展与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在海洋技术领域合作。同时,牢牢把握全域发展机遇,统筹运用好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资源,突出上合特色,汇聚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洋领域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加快建设海洋开放新高地。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 辛小丽 通讯员 王沛沛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网 传递信息、沟通文明、合作共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