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建设具有上合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科教产开放式平台,肩扛重要使命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简称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不断创新“需求+培训+实践”教育培训合作模式,为上合组织国家“育才”,为多边经贸合作“搭台”。截至目前,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已开展援外培训和经贸培训67个班次,共有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6500余人次参加培训。
暑假期间,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青岛大学留学生莫丽,报名参加了上合组织经贸学院组织的“科技扶贫”—上合新一代通信技术培训班。这个培训班主要针对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青岛国际学生及信息技术产业从业人员,聚焦行业发展实际、聚焦最新技术应用,为其提供精准技术扶贫培训。
在为期两天的课程中,同样受益颇多的还有塔吉克斯坦学员代表吴芃。“跨境电商是我在中国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这次课程更加深了我对跨境电商的了解,回国后我也想把所学所感应用到实践中,做中塔经贸往来的使者。”吴芃说。
建设上合组织经贸学院是国家交给山东、青岛的又一重大任务,上合示范区突出开放性、国际化、市场化、创新性,朝着建设“具有上合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经贸学院”目标扎实推进。自揭牌以来,各理事单位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开展上合元素丰富、经贸特色鲜明的教育培训、学术交流活动和合作办学项目,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呈现“全面铺开、加速推进”态势。一是依托青岛大学、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等高校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培训。2021年已开展各类培训28个班次,来自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和蒙古国等43个国家的近3000人次参加培训。今年以来,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已开展发展中国家青年跨境电商扶贫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修班、跨境进口基础班—哈萨克斯坦专班、乌干达电子商务及贸易投资促进研修班等34个班次,培训3200余人。二是积极争取扶贫培训项目。2022年2月,管委主要领导带队赴教育部、商务部、外交部、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对接中方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向上合组织国家提供1000个扶贫培训名额等事宜,争取由上合组织经贸学院承办扶贫培训项目,完成200名人员培训。7月27日,上合组织国家扶贫培训启动暨预选班开班仪式在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举行,计划开设13个预选班次,全方位展现中国减贫经验、乡村振兴成功做法。
根据最新统计,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加强与俄罗斯、巴基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创新“需求+培训+实践”教育培训合作模式,已累计开展跨境进口基础班—哈萨克斯坦专班、乌干达电子商务及贸易投资促进研修班等援外培训和经贸培训67个班次,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6500余人次参加培训,培养熟悉上合组织国家国情、通晓国际规则、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型经贸人才和商业精英,建设具有上合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科教产开放式平台。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面向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示范区,上合示范区自启动建设以来,依托上合组织经贸学院等重要载体,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商旅文化新平台,深入开展经贸技能培训、文化旅游交流、教育法律服务等工作,架起一座与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连心桥”。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通讯员 姜方梅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网 传递信息、沟通文明、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