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高精尖”成果亮相、“创客”勇立潮头......近日,以“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为主题的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合肥市开启,无数创业者们汇聚于此,以创新创意的迸发,掀起一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热潮。
自2015年全面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以来,创新创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众多市场新生力量逐渐崭露头角。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新生市场力量护航亦是海创汇平台赋能创业企业的追求所在。
汇聚多方智慧
双创的要义在“众”。作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之一,海创汇赋能下的创业模式具有开放性、融通性,使其在调动众多创新资源的过程中聚众智、汇众力,有效地激发市场活力及社会创造力。
在海尔内部,企业通过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鼓励内部员工创业,把企业变成创业平台,通过资源共享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在“人人皆创客”的环境下,一大批创业公司相继涌现,目前已有30多个创业公司,其中3家上市公司,3个独角兽,12家瞪羚企业。
在强调自身创新的同时,依托大企业共创平台,海创汇坚持探索打造大企业赋能中小企业创业、带动全社会就业的“有根创业”模式。“在开放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等资源的基础上,海创汇通过‘产业赋能、科技赋能、资本赋能’三个核心平台能力的打造,加速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海创汇董事长刘长文介绍道。
海创汇董事长刘长文
护航“专精特新”
对已具备优质资源整合能力的大企业而言,做大、做深产业生态网络布局,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的全面融通,不仅有利于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对各环节进行多元化,大范围布局。更意味着在重点产业领域或核心技术攻关的关键节点,依靠研发、技术驱动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卡位入链”,以需求为导向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
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青岛分会场
以场景共创为切入点,海创汇组织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对接活动,实现供需精准匹配。通过融链固链需求平台,海创汇对外发布海尔智家、海尔生物、卡奥斯等链主企业的融链固链需求,吸引省内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40余家产业链要素相关方开展线上线下产品路演、创新成果发布和服务产品对接交流。
整合多方产业优势资源,凝聚多方创新智慧,在海创汇引领下的融通创新机制,无疑为双创成果的转化开辟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径。
助力区域融通
在聚力激发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动力同时,海创汇锻造下的“有根创业”模式,更着眼于城市和区域,以创新载体的建设提升区域整体的创新驱动力。双创周期间,海创汇-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创新加速营在合肥开启。
从“双创”层面,海创汇将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场景及产业资源开放至中小企业,并输出“产业+导师+资本”的加速模式,有助于产业应用场景的加速融合,这也将为安徽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科创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基于物联生态的创新创业新思路。
海创汇-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创新加速营在合肥开启
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对科创资源的集聚。通过海尔HOPE开放式创新平台,海创汇建立起创新成果孵化中心,搭建科技人才资源网络,发布海尔技术研发创新场景需求,联合安徽及合肥高校等科研资源,助力创新技术孵化及科研成果转化。集聚“顶流”资源,创新平台上科技成果、科创人才的涌入无疑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智慧支撑。
海创汇董事长刘长文表示:“赋能创业、带动就业,需共同构建创业的‘雨林生态’。”在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上,开放的产业资源、加速创业的资本力量、协同发挥的科教优势正如孕育万物的阳光、雨水,使创业企业在与区域同生共长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放眼未来,纵深推进双创,就是要不断激扬开放的力量,在开放的融通创新发展新生态中,海创汇将以“创”为路,使无数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奋勇搏击的创业者们“破浪”而行。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 高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