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热线:0532-68068228 138216883@qq.com

观青岛发展形势,切山东经济脉络|以点看面,纵览山东经济发展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网
2023-03-27 14:50

3月25日,由山东省组织的“走文化廊道 进经济园区 看山东高质量发展”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走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随着由中央、省级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抵达青岛,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为期两天,记者团通过深入调研,多角度展示青岛在经济文化发展建设中的新发展、新机遇、新动能,向山东、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发展精神。

青岛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是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港口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人文优势。活动首日,以海洋为基点,聚焦海洋生物、现代渔业、邮轮旅游等不同细分领域,采访团一行先后前往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更新改造项目进行参访,了解项目运作情况和企业发展情况。

青岛风貌

小海藻,大产业

在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公司旗下的海藻世界展厅里,各种胶囊、脆片、饮料等食品以及护肤品、医用敷料、生物肥料等产品琳琅满目,见证了这家全球最大的海藻制品企业的实力。

海藻世界

明月海藻集团五彩文旅集团副总裁李可昌介绍集团高新技术成果:海藻酸盐医用敷料

“一颗小小的海藻,是明月海藻的发展命脉”。作为青岛47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之一,明月海藻集团不仅形成了以海藻工业原料、海藻健康食品等主事业线,而且更打开了从海藻提取到制备海藻酸盐医用敷料高新技术成果。明月海藻集团五彩文旅集团副总裁李可昌介绍,目前明月海藻集团超纯海藻酸钠生产线设计产能每批次2公斤,年产能为200公斤,可满足100万人份肿瘤栓塞制剂、体内药物缓释制剂等产品应用需求,直接经济效益可达2亿元,带动下游藻酸盐植介入制品百亿市场。

张德蒙博士向记者团讲解海藻酸钠在医学方面的用途

深海养殖,新模式新突破

随着渔业转型升级,走向深水海域已成为必然趋势,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已成为青岛渔业的主导养殖模式。全国首个国家级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于2020年批复,由青岛西海岸新区联合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试验区位于黄海冷水团区域,分为两个部分,总面积达553.6平方公里。

位于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的“深蓝一号”网箱

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林告诉记者,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制于技术和设备,我国渔业从业者只能是“望洋兴叹”。而深远海养殖公司整合各方股东在育苗、养殖、装备、资金等方面优势资源,创新提出并打造了依托大型养殖装备平台的“1+N+N”养殖新模式,深远海养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正式开启。在2021年6月,“深蓝一号”网箱首次实施规模化收鱼,单鱼平均重量超过4kg,成活率达到80%,共收三文鱼15.6万尾,品质达到欧盟出口标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规模化养殖高价值鱼类取得成功,也就此打破了三文鱼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国产海水三文鱼养殖“零”的突破,标志着深远海养殖“1+N+N”新模式的初步搭建和产业规模化生产模式的成功开启。

国产三文鱼

新时代下,国际邮轮港区新使命

因港而生、向海而兴,一百多年前,青岛从大港发端,开放基因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最大动能。站在百年新起点,大港之于青岛,是全域发展的“引爆点”,也成为市北打造城市全新增长极的强力引擎。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2022年邮轮港区成为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主战场主阵地”,成为深化“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实现历史城区“腾笼换金鸟”的重要抓手,成为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核心点位。

港区发展规划

港区内建设

据了解,青岛国际邮轮港区目前将稳步推进地下道路及基础设施、世界之眼、航运中心、实训基地、市政配套道路等工程建设同时,通过中港湾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打造港区第一个示范“窗口”:一是深入推进环境提升,结合6号码头区域整体改造,打造3.2公里滨海步道和网红海湾广场等公共活力空间;二是不断丰富港区业态,着力引进海鲜特色餐饮品牌企业,打造国际一流的邮轮旅游特色目的地;三是全力激活邮轮旅游发展,开通奥帆中心-邮轮母港游船航线以及“海上看山东”航线,助力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求进步,以科技求发展

结束3月25日聚焦海洋经济发展行程后,记者团在26日前往青岛生物科技创新园、青岛众瑞智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上合多式联运中心、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四个地点,聚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领域,见证更多青岛高质量发展新方向,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

青岛生物科技创新园

记者团首先参观了青岛生物科技创新园,其位于市北区南京路377号,地处青岛中央商务区,是由市北区政府和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国家级动物卫生机构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帆云科技共同打造的专业化垂直产业园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医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已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据青岛生物科技创新园常务副总经理薛证介绍,截至去年年底,该园区已集聚生物医药、大健康类企业110余家,2022年园区整体产值突破45亿元,税收突破5000万元,带动就业1300余人,三年以来园区累计产值突破100亿元,税收突破1亿元。

青岛生物科技创新园常务副总经理薛证介绍园区发展

青岛,一直以来都是创新创业的热土,也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创业梦想。一走进青岛众瑞智能仪器的大楼,密密麻麻的“专利墙”最先映入眼帘,公司历年所获得的各种专利证书布满了大半的墙面。公司总经理何春雷向记者介绍道,青岛众瑞是致力于环境监测仪器、生物安全仪器等领域的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截至目前,公司已获授权专利231项,其中包括19项发明专利。

青岛众瑞智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春雷介绍企业荣誉、企业专利

企业部分产品展示

何春雷还表示,目前该公司投资的青岛众瑞智造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已达4.3亿元,未来将聚焦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共享服务和智能运动配套五大功能板块,聚力研发生产高端环境检测仪器、生物安全检测仪器、计量校准仪器等科学仪器仪表产品,努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人城境高度和谐统一的智能智造产业园区。

铁路,贯通百年经济发展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胶济铁路以及中欧班列的开通对青岛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年,2018年6月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在青岛胶州成立了全国首个“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在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铁路、港口、中铁联集设立联合营业厅,实行一口价对外、一站式服务、一体化招商的“一揽子”服务,实现胶州站、黄岛海关、青岛电子口岸数据中心、黄岛港信息中心等单位数据互联互通,货物全程集约化、无纸化、自动化监管,通关、清关时间缩短1—2天,企业办理中欧班列运输服务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

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

中欧班列作为联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贸易纽带,线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据青岛车务段胶州站副站长高义田介绍,经过多年发展,胶州开行的中欧班列,从2015年的每周开行1列,已经增长到目前的每天开行2列。2022年共开行了775列中欧班列,居全省首位。畅通的国际班列大通道,为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欧班列

而随着记者团来到采访活动的最后一站:青岛火车站,青岛站是胶济铁路起点,始建于1899年,距海岸线仅200米,被称为中国离海最近的火车站,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成为青岛市最具特色的地标建筑之一。这里是青岛经济发展的起点,也是青岛百年历史的缩影,而这座巨大的文化遗产早已融入城市生活,人们在这里共同见证着时代发展,感受时代气息。

青岛火车站

胶济铁路起点

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中展示青岛站历史发展

在2021年12月31日,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于青岛火车站内落成,该博物馆共有“起点、联接、抗争、铸魂、腾飞”五个展厅、1480平方米展区面积、1400余件实物展品,以回眸的视角俯瞰百年胶济铁路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展示了铁路与城市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青岛财经日报记者 王振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