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热线:0532-68068228 138216883@qq.com

元首之约青岛落地——写在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之际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网
2023-02-15 22:52

新春伊始,青岛敞开怀抱,喜迎四方宾朋。

2月16-17日,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将在青岛举行,论坛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承办。作为青岛开春承接的首个国家级对外经济活动,此次论坛不仅规格高,对于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不断复苏的国内经济和市场主体而言,更是为稳增长、促发展、强信心再添强力引擎。

“中亚市场正处于成长期,市场空间大,我们十分看好。”采访中,不少青岛企业家已经跃跃欲试。

元首之约,青岛落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2022年1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提出“适时举办中国-中亚国家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倡议,并写入《中国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关于建交30周年的联合声明》。为落实六国领导人达成的这一共识,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承办的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定于2023年2月16-17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

论坛将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的倡议精神,以“互利共赢,携手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中国与中亚五国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专家、协会和企业等代表参会,组织开幕式、成果发布、政策推介、分论坛、参观调研等活动,围绕重要议题进行洽谈交流,为中国+中亚五国各方搭建产业与投资合作平台。

中亚五国指的是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五个国家,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我国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往来不仅源远流长,而且成果丰硕。

2022年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30周年,期间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达400亿美元;与中亚五国贸易额超500亿美元,增长100多倍,其中农产品贸易额从1992年1.75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10.73亿美元。中国与中亚共同建设铁路、公路、管道、航空运输通道,全面发展通讯技术,为中亚提供了向东出海的通道,使中亚国家成为亚欧陆路交通枢纽。双方关系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树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

经济复苏,订单向暖

随着经济复苏稳步向前,产业与投资已经成为支撑经济增速回归关键词,作为国家级对外经济活动,落定青岛背后,是这座城市的积淀与机遇。

2022年1月份,由青岛开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首班中欧班列“铁路快线”专列顺利开行,为双方间开展跨境运输与贸易提供便利。

2021年7月5日,开行中国上合示范区—塔吉克斯坦杜尚别首班班列。

2021年11月,在上合服务中心举行线上推介会,土库曼斯坦交通运输署、铁路、航空部门和运输企业等40名政商界人士参加推介,就物流园区建设、集装箱配置等问题与示范区进行探讨。

与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股份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与塔吉克斯坦中塔工业园结为友好园区;

......

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作为青岛肩抗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国之重任”,这里同中亚五国的热络交流正是青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良好的合作基础正在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最近,青岛首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的协调下,与哈萨克斯坦商务部成功对接并了解到,企业自主研发的一款新型土壤保水剂产品在当地颇有需求,企业相关负责人已经准备3月份前往哈萨克斯坦参展,洽谈合作事宜。

“中亚五国在能源、农业等产业领域需求强烈,国内很多企业具有技术输出优势,双方合作空间很大。”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转化部部长张尧介绍。

上合示范区

开放优势,加速集结

2022年,青岛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9117.2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全省进出口总值比重27.4%。其中,对新兴市场进出口增长明显,全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分别增长21.0%、20.1%和11.4%。

我国是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与此同时,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与中亚五国间的深层次交流合作呼之欲出。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被国家和山东赋予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使命的青岛显然拥有更多开放优势。

以交通为例。2015年,青岛开通了首条至中亚地区的过境集装箱班列,至今中亚班列已常态化运行,高峰时每月发运数量20多列。

据悉,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板块之一,工业互联网、能源合作、国际农业合作三大分论坛将于2月17日同步举行。其中,工业互联网分论坛以“数字赋能:亚欧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新机遇”为主题,将邀请工业互联网领域企业家及专家学者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链数字化变革、对外开放、数字场景建设等领域展开深入交流,共同助力上合示范区打造资源开放、要素共享的数字贸易新生态。

能源合作分论坛以“深化能源产业变革,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邀请能源企业、跨国公司、行业组织、科研院所等国内外代表,就能源产业变革、能源转型、新能源等领域热点话题,为国际能源务实合作提供新观点、新思考。此外,还将揭牌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集中发布政策及系列产品,切实将论坛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国际农业合作分论坛以“绿色、安全、可持续: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农业合作场景与模式”为主题,将推介上合示范区与中亚五国农业国际合作,成立上合农业产业发展联盟,进一步推动国际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拓展国际农业合作新场景。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

来源:大众报业·风口财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