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个基层“细胞”赋能“轨道上的青岛”
上周六,青岛地铁日最高客流量首次突破了140万人次,达到144.45万人次,轨道交通逐步成为居民重要的交通出行方式。目前,青岛地铁在建线路为10条188公里,运营线路7条315公里,背后有地铁集团多举措开展班组建设的功劳。11日,青岛地铁集团举行通气会,介绍班组建设工程的开展情况。
找准痛点
班组建设激发基层活力
班组是青岛地铁从事运营生产和管理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元。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君告诉记者,地铁集团有员工1.4万人,一线员工分布在561个运营班组,再加上委外单位、参建方,一共有900多个基层班组,它们就如地铁集团的“能量细胞”,负责146座车站的运营、188公里的线路建设工作,人员基数大、专业门类多、点位分布广、管理结构与模式相对复杂。
通过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传统的班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青岛地铁高质量发展要求:一线员工安全意识和参与安全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作业标准执行不够到位,存在被动应付情况。之前的班组安全制度对违章操作的负激励多,难以激发员工自主安全意识。“一刀切”管理模式难以激发活力。此外,班组管理经验缺乏沉淀。运营板块随着线网快速增长,由大量委培生、大学生、其他线路选调及分流人员组成了新班组;建设板块施工单位多,班组存在以包代管、人员流动频繁现象,加大了基层管理难度。
在这种形势下,开展班组建设工程激发基层活力恰逢其时。地铁集团在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行动时代背景下,探索试点以班组民主自治管理为核心的班组建设,力求探寻一条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基层管理新模式,构建一套科学、民主的基层自治管理体系,进一步激发地铁一线内生动力。
三大举措
解决管理难点交出青岛答卷
地铁集团将班组建设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的夯基工程,与建设一流地铁相互支撑、系统推进。在班组建设过程中,通过坚持党建统领、群众路线、参与式民主管理“三大举措”,极大提升了全体员工的精气神。2020年率先在运营板块开展班组建设,经过两年试点,去年开始在工程建设领域全面推广。
过程中,地铁集团将班组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基层管理的重要载体,推进党建工作网格化的最小单元,将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融入班组例会等生产环节,“书记微党课”“行走的思政课”开设到班组,让党的大政方针和爱岗敬业精神渗透到班组。地铁集团坚持党建带团建、带班建,让“党小组建在班上”,实现所有班组都有党员覆盖;建立党员结对包保机制,由党员干部包保落后班组、后进员工,最大限度提升班组整体效能,党建进班组工作入选全国交通运输基层党建创新案例。
与此同时,地铁集团致力于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畅通发展通道,打造梯级产业工人队伍。指导施工单位建立转正机制,打通优秀务工人员从“劳务派遣”到产业工人的晋升渠道,推动形成产业工人蓄水池。构建全岗位科研攻关、技能比武体系,组织开展岗位练兵、绝活争擂等活动,促进产业工人队伍整体技能提升,推动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等国家示范项目成果落地,填补了行业相关技术空白。此外,通过组织实施“为职工办实事”工程,解决员工的所思所盼,想方设法保障衣食住行,逐步打造一支稳定的轨道交通产业工人队伍,员工流失率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目前,班组建设已入选全国总工会产业工人改革试点。
参与式民主管理是青岛地铁班组建设的创新做法。地铁集团在班组中实施“小立法+二次分配”的参与式民主管理模式,授权员工根据专业特点、工作内容等,因地制宜制定“小立法”,边立法边试行,确保灵活管用。
一系列举措,也让地铁集团尝到了开展班组建设的甜头:青岛地铁班组建设荣获2022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交出了一份探索中国式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国企答卷”。
双轮驱动
为世界一流地铁建设赋能
经过三年创建实施,地铁集团以班组建设为新生态的管理理念逐步形成,初步显现了建设世界一流地铁与班组建设“双轮驱动”管理模式的强大生命力。班组建设充分发挥了班组在安全生产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提高了班组员工工作专业性、标准化程度,推动安全基础更加牢固、工程质量更加优质。地铁集团将“安全隐患随手拍”“服务标准啄木鸟”等纳入“小立法”,引导员工随时随地排查隐患,活动开展首月,现场隐患排查率上升380%,设备故障率下降80%,实现以小成本投入撬动安全质量大提升。安全运行是对“畅达幸福”最有力的保障,去年,地铁集团16项关键运营指标行业排名中,12项全国第一、3项第二;全年线网总客运量达2.83亿人次,同比增长14.57%,运送乘客累计突破11.3亿人次,目前的公共交通分担率超44%,安全高效便捷的线网吸引了更多乘客选择地铁出行。
在运营一线,员工根据车站及客流特点,自发地丰富和完善各类服务细则,创新推出了站务、安检、安保、保洁“四岗一体”服务联动模式,创立了“三米有真情”服务标准,打造了“畅行”“浪花”“彩虹”等服务示范班组,现场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累计收到各类表扬1万余件,乘客满意度连续6年处于非常满意水平,2022年更是达到98.54分,得分和增幅均创历史最优,成为行业首家获国家级“服务质量认证”及“顾客满意度测评认证”双五星级评价单位。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平告诉记者,该公司自有班组和委外班组,班组建设达标率已经实现了100%,13号线井冈山路站、3号线青岛北站,先后获得了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称号。
在建设一线,三期规划7条线路仅用9个月实现全部开工,刷新建设速度。同时,班组建设有力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攻克装配式建造等一系列重大施工技术难题,6号线6座车站采用全方位装配式建造,相比同规模现浇式车站减少用工80%,节省钢材约800吨,碳排放量减排约20%,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有力支撑青岛地铁装配式建造技术走在全国前列。去年,地铁集团印发了青岛地铁工程班组建设领导包保方案,建立班组建设领导包保责任制,形成级级压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去年地铁集团领导班子到一线班组跟岗调研300余次,领题攻坚33项。各级领导班子共包保班组83个,其中52个班组通过示范验收。(徐美中)(完)
来源: 青岛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