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热线:0532-68068228 138216883@qq.com

2022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风采录 | 技术经理人先锋榜单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网
2023-04-21 08:18

为强化“科创中国”品牌建设,中国科协设立“科创中国”系列榜单,推荐一批产学研融合典型成果、机构、任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树立产学研深度融合风向标,着力打通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关键环节。

技术经理人先锋榜面向科技创新创业领域,遴选具备分析企业核心需求能力,发掘产业高质量技术成果并提供高质量专利资源,为技术成果转化创造了巨大产业化成效和显著经济效益的优秀技术经理人。

2022年“科创中国”技术经理人先锋榜单

李军凯

推荐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申报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

人物简介

李军凯,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秘书长、“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培训中心主任、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国际与区域合作中心主任,主要负责统筹组织北科院国际与区域合作工作。

从业期间,李军凯积极拓展国内外合作网络,汇聚合作交流资源,组织院属单位开展项目对接、科技合作、技术转移等工作,自2020年起,连续三年举办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创新、技术转移类专题培训,累计培训中外方人员数千人,在提升北科院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年,作为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秘书长发起成立联盟,汇聚众多国内外高端智库资源。2021、2022年连续两年承担中国科协“科创中国”专业科技服务团项目,汇聚数百项科技成果、重点产业技术需求,并不断深化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辽宁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创新主体的合作与交流,走出“科研院所+产学研协同组织+产业园区”的创新服务模式,获评2021年度“优秀科技服务团”。2022年,获批“科创中国”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产学研协作创新基地。

李军凯组织国内国际各类科技交流、项目对接、技术服务活动百余次,举办技术对接会、各类论坛30余场,促成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及院属单位合作数十项,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崔言民

推荐单位: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

申报单位:青岛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人物简介

崔言民,青岛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自2016年起负责青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学校领导统一安排下,努力推进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建设,组织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和激励政策,建立公司法人的成果转化主体和投资承载主体,积极推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以科技成果权属改革为突破口,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经过不懈努力,近年来,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跃上新台阶。

平台建设方面,组织获批了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专业领域分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青岛大学基地)、山东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等服务平台,打造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和产教融合园区;制定产研院建设发展规划,增强学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组织10余期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培养涵盖了15个省份的1000多名技术经纪人才;主导了专利成果作价7200万元的海藻纤维项目产业化,联合团队促成了200余项转化项目,涉及投资入股、许可使用、现金交易及商业模式规划等,合同转化额累计近2亿元;编著出版和参与撰写了《金融潜规则》《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理论与实务》《科技成果转化理论与实务》等书籍和教材。

崔言民积极服务高校学科建设、成果转化和地方经济融合发展,曾任青岛市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兼任山东省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专家,青岛市知识产权运营专家。先后荣获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并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陈纪旸

推荐单位:济南市科学技术协会

申报单位:山东正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人物简介

陈纪旸,山东正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方面的产学研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管理等工作,熟悉科技创新服务管理相关政策,具有丰富的科技创新创业管理服务经验。先后入选高级科技咨询师、高级技术经理人、山东省十佳优秀技术经纪人、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估师、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I-PMP)、敏捷管理专业人士(PMI-ACP)、产品经理国际资格认证(PDMA-NPDP)、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TRIZ二级认证专家、济南市高层次人才。

陈纪旸建立、完善企业研发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开展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服务、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和成果转化,搭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桥梁,促成了十余个项目合作与成果落地,帮助企业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突破技术瓶颈;搭建市级公共服务平台,为软件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创业、培训、咨询等公共服务,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将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促进服务与需求精准对接,推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创业辅导活动,有针对性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学研对接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深入研究技术转移生态体系,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课题十余项。

米  磊

推荐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申报单位: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人物简介

米磊,“硬科技”理念提出者,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深耕科技成果转化与硬科技投资多年,通过打造科技投资孵化平台,投资孵化硬科技企业,解决硬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资金匮乏等难题,构建了以“研究机构+早期投资+创业平台+科创服务”为一体的硬科技创业生态。截至2022年底,中科创星已投资孵化源杰科技、中科微精等397家硬科技冠军企业,在光通信、大飞机制造等多个细分领域帮助国家实现国产替代。现管理基金规模超过74亿元,支持和陪伴硬科技企业成长。

米磊著有硬科技领域书籍3部、硬科技白皮书6本。2013年至今,他组建了一支完全市场化、专业化的投资孵化与服务团队,累计帮助300多名创业者从科学家向企业家成功转型;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平台——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累计引进国内外高端创业团队30多个、入驻企业30余家、储备项目500多个,促进80多项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后与北京市科创母基金、国投创合、中金启元、中关村科学城、陕西省政府引导基金、西安市创新投资基金、西安高新区引导基金、中际旭创、江苏新潮、招商证券、陕国投、中科院西光所、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动化所等近百家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朱兆魁

推荐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申报单位:浙江乌镇街科技有限公司

人物简介

朱兆魁,浙江乌镇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以“创新驱动、开放协同、生态共融、合作共赢”为产业理念,带领专业团队,运营国家发改委物联网领域“双创”平台、中国电科成果转化(浙江)中心、中国电科乌镇基地、中电海康集团总部基地等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载体,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全周期孵化培育”新模式。组织举办技术路演100余场、人才-金融对接活动70多场,孵化成果已覆盖长三角地区。集聚、培育、孵化了百余家生态企业,实现带动就业人员3000余人,拉动产值超过20亿元。

朱兆魁积极打通央企、高校等项目成果转化落地通道,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匹配对接技术成果,鼓励地方企业开放式创新,依托中国电科与中电海康集团的生态资源优势,建设中国电科成果转化中心,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和创新链条的关键环节,搭建中电物联网技术交易市场、浙江网上技术大市场(物联网领域分市场)两个线上平台,开发物联网小程序技术展示平台,同步建设线下技术成果展厅、展馆,打造了“1中心+2平台+2展示”技术成果转化模式,通过竞价(拍卖)的形式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促成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几十所高校的3000余项科技成果成功交易,技术交易额达1.26亿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