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热线:0532-68068228 138216883@qq.com

青岛这一工程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网
2023-05-06 06:43

近日,第二十届第一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入选工程名单公布,由中铁十局一公司参建的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榜上有名,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项目链接

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位于青岛中心城区,起自泰山路站,止于李村公园站,线路全长25.2公里,共设地下车站22座,车辆基地和控制中心各1处,联通“五大商圈”“前海一线”,构建起轨道交通骨干网络。

中铁十局一公司参建的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位于滨海丘陵区,地形及岩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沿线道路狭窄曲折、建筑密集,暗挖车站占比近50%,工程技术难度大。建设过程中,一公司加强施工组织和技术创新,高标准完成工程任务,先后获得“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山东省市政工程安全文明工地""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等荣誉奖项。

科技创新赋能项目建设

针对地质特点,一公司从施工工法、挖掘设备、支护方式上下功夫,岩石地层采取暗挖(矿山法、TBM)施工,攻克了设备自主研造、隧道结构系统设计、双护盾TBM施工与土建一体化等关键技术难题,在国内首次研究应用紧凑型双护盾硬岩掘进机(TBM)设备研造与隧道建造关键技术,开启了复杂硬岩地铁隧道采用机械法“绿色建造”新篇章,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创新设计国内首座“半地下双层布置+上盖开发”车辆段,打造“段城融合”大型城市综合体,解决了双层车辆段复杂工艺布置、上剪-下框式结构、超限结构、消防性能化、降水抗浮、减振降噪等技术难题,节约土地9.26公顷。

首次采用初支拱盖法,创新了二衬拱盖法、双侧壁导坑法等关键技术,降低了“上软下硬”不均匀复合地层暗挖车站的施工风险,减少车站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创新应用富水断裂带地铁暗挖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建构筑物施工技术、区间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等,有效控制了近距离下穿施工风险,保证了既有建(构)筑物安全。

首次提出地铁“空间一体化”装修新理念,因地制宜创新通风空调系统。公共区装修采用“四位一体”创新设计方法,全方位提升车站艺术化、个性化效果,充分体现青岛海洋名城特色。首创复合式屏蔽门通风空调系统,在青岛地铁首次采用新型蒸发冷凝空调系统、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系统,节能15%以上。

打通“动脉”助推城市发展

由中铁十局一公司承建的海信桥站,位于海信立交桥南侧,沿延安三路南北方向布置,总长160米,车站共设置两个出入口及两组高风亭,为地下两层暗挖单拱双层结构岛式车站。为保证工期节点要求,建设者们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结合围岩情况及施工工法优化施工方案,通过采取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增加钢便桥搭设等措施努力克服市区内作业场地狭小问题。

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东侧附属工程临近原地铁既有线,为施工带来很大难度,建设者们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将靠近既有线一侧设置双排减震孔,来减少对既有线的扰动;加强对既有线主体结构的监测,以监测数据指导现场施工;建立五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联合反馈制度,规避施工对既有线正常运行的影响。

在土建施工中,采用了产气具、岩石劈裂非爆开挖工艺,相对于传统的钻爆法,此工艺在临近居民建筑物时,可以有效地降低爆破带来的噪音,减小对围岩扰动,有效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开挖速度,缩短工期,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2019年12月全线开通运营,大大改善了半岛中心城区交通环境及沿线居民出行条件,促进了青岛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品质和形象。项目建成通车后,贯通青岛市主城区东西南北的地铁大动脉初具雏形,使沿线广大市民享受到地铁的安全、高效、便捷,标志着青岛市轨道交通进入双线换乘的新时代。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中铁十局将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优质精品工程,以创新汇聚高质量发展磅礴动力,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来源:中铁十局一公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