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取胜,青岛的底牌何在?
对于一座城市的认知,往往是从它的“标签”开始的。
作为国内最早启动工业化、最早实施品牌战略的城市之一,青岛拥有着诸多鲜明的标签:这里是“品牌之都”,也是流淌着制造业基因的“工匠之城”。
在城市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下,青岛也在为自身寻找新的定位和标签。从以“量”优先转变至以“质”取胜,“高质量”渴望给这座城市的未来,留下更为鲜明的印记。
以质求变
以质量培育品牌、以品牌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发展,这是青岛在迫切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所确立的方向。而在这一过程中,质量兼有的隐性、显性双重属性也让其应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印证。
在隐性属性的视角下,质量更像是不易察觉的“无名英雄”。可以说,如果产品是与拔地而起的高楼息息相关,那么质量就是筑成这座建筑的一块块砖石,虽不起眼,却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举例而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关心自己的“吃穿住用行”是否有质量安全保障,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消费者信任;而在企业经营中,质量贯穿于产品研究、设计、制造、生产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艺都关乎质量。
而质量的显性属性,则表现在,其价值随时间的推移持续发酵。长期来看,质量的改善有助于产品口碑的积累与品牌价值的提升。以评估企业经营可持续性的评价标准——ESG为例,S(社会)维度下的产品责任要求企业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评级结果也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呈正相关。公开数据显示,ESG评级结果为A的公司中,绝大多数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青岛有质
无论是增进生活品质至还是塑造用户口碑,质量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围绕质量,各大城市正加紧布局:济南开展了涵盖产品、工程、服务等重点领域的质量提升行动,争创质量强国标杆城市;重庆将“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标志性进展,迈入全国第一方阵”作为战略目标......
青岛对于质量这条赛道,同样青眼有加。一方面,随着品牌竞争力由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持续转变,青岛传统制造业升级步伐仍需加快、新兴产业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也在逐渐显现。在此背景下,走以质量取胜的发展道路,就成为了青岛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相较于同类城市,将质量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更符合青岛所独有的内在特质。拥有深厚制造业根基,青岛有着重视质量的传统优势和城市气质,海尔、海信、青岛啤酒、中车四方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闻名遐迩,用工匠精神为青岛质量建设提供了深厚的底蕴。
源于对质量固有的重视,当下的青岛,已开始针对质量工作进行系统部署。今年7月,青岛发布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质量强市建设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青岛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2,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数量达到10个以上,培育壮大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
LIMS系统自动读取实验室仪器数据
大的延申
在将质量效益纳入长期考量后,青岛需要借助政策的东风,在城市中广泛形成重视质量、追求质量的良好氛围,但同样重要的是,建设质量强市,需要立足多条重点产业链,实现全行业的质量提升。
在这一目标下,青岛的“底牌”在何处?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先行探索,是青岛能够以“质”取胜的底牌所在。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载体,工业互联网体现了青岛质量能力的大而全。
以海尔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信息、制造、医药、能源、海洋等青岛打造的24条重点产业链,不断发挥生态汇聚能力和产业带动能力,加强设计、生产、物流、仓储等全环节质量管理,并沿产业链向上下游企业加速渗透。
据统计,在工业互联网的赋能下,全市有4.5万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了61.6%、87.8%。这些创新成果的取得,都有利于青岛进一步发挥大企业创业引领支撑作用,做大质量生态。
同时,工业互联网以覆盖的广度见长,也可以提升各个行业门类的产品质量。在青岛博什兰物联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朱长海看来,与硬件设施相比,对于制造商来说,软件价值在于在于数据采集、分析的自动化,流程执行的标准化,输出的准确化与可溯化,软件能贯彻管理者的思想,让管理者做出更好的决策。“基础框架与个性化定制结合,让物联化、数字化、智能化先进技术在多个行业领域实现落地。”
以博什兰打造的质量领域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例,该解决方案覆盖了政府监管部门、生产型企业、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等领域。不仅如此,在生产型企业中,博什兰通过数字化优势,一方面为新能源、流程制造、离散制造等产业链的质量管理提供真实可溯的质量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提升,提供有效改善措施,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系统大幅降低人为误差,数据全流程可溯源
专的价值
工业互联网是青岛建设质量强市的一张底牌,而另一张底牌则在质量能力的小而专。聚焦垂直行业,目前,青岛已有多家企业具备了向特定行业或产品领域提供专业质量管理工具的能力。
赛轮集团橡链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全球首个橡胶工业互联网平台,将轮胎生产的“人、机、料、法、环、测”所有工序集成至统一平台,使产品自第一道工序起,即满足了制造的所有标准工艺要求。
柠檬豆搭建的“檬豆云”智能采购平台,以降低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为出发点,利用供需精准匹配和拼单式集中采购机制,根据大数据为客户提供最契合物料与采购价格,充分提升了中小企业供应链端的竞争力。
专注于实验室和质量部门两大细分场景,博什兰分别打造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与质量管理系统(QMS)。其中,LIMS以实验室场景为核心,使实验室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大幅提升实验室业务运行效率;而QMS聚焦质量部门场景,对企业当前各系统产生的质量数据进行汇集与分析,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朱长海表示,得益于这种专精能力,博什兰为TCL、信义、格林美等多家产业链龙头企业打造了定制化解决方案,覆盖矿山、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废物循环等多个产业,探索出适合国内产业链企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应用之道。
向着质量强市的目标一路前行,青岛需要全产业链质量提升和竞争力塑造。大而广的平台能力、小而专的垂直能力,共同组成了城市质量跃迁的底牌。更多力量的凝聚,也将带动城市经济突破质量瓶颈,让“高质量”产品及服务成为青岛的下一个标签。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高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