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热线:0532-68068228 138216883@qq.com

“一带一路”添“青”色·投资 | 细绘“一带一路”工笔画,青岛如何添彩?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网
2023-10-30 08:37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青岛市聚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不断深化与共建国家经贸、设施、金融、人文等多领域合作,着力提升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功能,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服务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风口财经记者 吕华

古往今来话五通,山海和鸣谱华章。

近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作为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中国全面总结共建“一带一路”10年经验,对外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建设廉洁之路;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而青岛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始终在擘画“一带一路”蓝图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搭建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创建“丝路电商”、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青岛元素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亚欧大陆腹地;设施联通全面提升、经贸合作持续深化、资金融通效益凸显、人文交流日益密切、联动合力持续增强……青岛力量也越来越强烈地支持着中西合璧的高质量共赢。

穿越千年,山海相逢。青岛的海风,正不断吹响丝路上的阵阵驼铃……

传承穿越千年的青岛担当

作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青岛的对外开放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连接亚欧各国贸易合作的征程中,更是自古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琅琊港(今青岛西海岸新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五大港口之一,其时,它背靠的齐鲁大地物产丰富,尤以齐国丝织品闻名中外,为海上贸易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秦皇汉武多次巡幸至此,徐福东渡更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端。在此区域考古发现的沉船遗址、外销瓷器等,都证实了其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枢纽港和中转站作用。

1600年前,东晋的高僧法显经陆上丝绸之路,赴古印度寻求真经,10年之后沿海上丝绸之路,途经孟加拉湾、苏门答腊、南海、台湾海峡,最终北上登陆青岛,归来后写成《佛国记》,留下了关于“一带一路”的珍贵历史印记。

1400年前,唐朝在青岛胶州湾北岸设立板桥镇,开启了我国与东北亚国家海上贸易的大门,“海上丝绸之路”北线从这里起航;到了宋朝,又在此设置了北方唯一具有海关职能的“市舶司”,随后板桥镇发展成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

青建参与建设的麦罗维大坝被印在苏丹货币上

进入21世纪,丝路精神得以延续发展,世界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在了青岛,青岛也成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主场。

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召开。会上宣布,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这是全国唯一一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

201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关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上合示范区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的国家使命。

今年以来,“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论坛暨2023上合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会议先后在青岛召开,青岛作为参与者与见证者,不断深化与共建国家经贸、设施、金融、人文等多领域合作。

青岛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不断搭平台、当枢纽,铺就了一条畅行无阻的现代新丝路。

实干创新开拓的青岛方案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青岛始终以全球视角,自信地“走出去”,热情地“请进来”,牵手东亚,对话全球。

十年来,青岛设施联通全面提升、经贸合作持续深化、资金融通效益凸显、人文交流日益密切、联动合力持续增强……累计开通国际集装箱航线近200 条,较 2013年增长65%,累计开通11条国际全货机航线,总数达14条,基本覆盖共建国家重要航空枢纽节点城市,累计开行中欧班列2900列,常态化开行31条线路,通达共建“一带一路”23个国家54个城市。据青岛海关统计,青岛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值从2013年的2159.8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342亿元,年均增长8.1%。

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一系列高速增长的数字背后,是青岛作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贸易链、价值链交汇的枢纽节点,不断创新探索,以更前沿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方案刷新贸易效率的世界纪录。例如,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诞生的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开创了全球低成本、短周期、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的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先河,不仅超越全球同类码头单机平均效率50%,装卸效率更是9次刷新世界纪录。

再比如,山东省首班中欧班列(齐鲁号)“中俄快线”专列,通过对口岸站换装、交接等作业环节进行合理控制,10天便抵达俄罗斯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站,与原有常态化开行的中俄、中欧班列线路相比,全程运行时间压缩30%以上,节省运输时间8-10天。

流通上的创新探索,加快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留下印记,在产业方面,青建集团作为山东率先走出去的省内企业,历经“借船出海、驾船出海、造船出海、抱团出海”四个阶段,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筑起了一座座精品工程,创立的“青建+”模式,自2014年起,组团带领近300多家会员企业走出去,在全球40多个国家有经济活动,涵盖投资开发、港口建设、设备制造、物流贸易等各行各业;

在人才、技术方面,家电巨头海尔不断引领合作国家家电行业向低耗能、环保冷暖、智能家电方向升级,在巴基斯坦建立空调实验室,在西非成立培训中心,在尼日利亚助力生命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仅在巴基斯坦就为当地提供了4500个直接、上万个间接就业岗位。

这些带有青岛基因的实干印记,将转化成沿线国家的“中国机遇”,将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推向更高能级。

新机工笔画中的青岛勾勒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已完成了“大写意”到“工笔画”的完美脱变,在接下来精雕细琢的勾勒阶段,也蕴含着青岛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契机。

下一步,青岛将全面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合作共建内容,拓展绿色丝路、健康丝路、数字丝路等合作交流领域的“大开放”模式。

具体来说,将全域联动推进上合示范区建设,聚焦“四个中心”,积极参与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积极申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高质量推进青岛自贸片区建设,争取一批改革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增强特色化、差异化、首创性探索;加快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打造节能环保、数字科技和智能制造集聚区;加快海陆空通道建设、拓宽经贸发展空间、创新资金融通产品;深化绿色丝路合作、健康丝路合作、数字丝路合作……

上合示范区 图源:视觉中国

以上合示范区要打造“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为例,基地设置的“丝路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将集聚“丝路电商”贸易主体、服务商及跨境电商平台,打造专业化、服务型进出口运营服务平台。同时,依托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打造国际电商博览会品牌和“丝路电商”国际展会,建成与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贸易等交流展示、内联外通窗口。

一路跨越山海,一路风雨兼程,站上新的历史起点,青岛融入“一带一路”的崭新篇章已然翻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