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空港枢纽价值凸显 开放能级不断跃升
■胶东国际机场货运区。 马英歌 摄
胶东国际机场是国家级关键交通节点、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自转场以来,胶东国际机场货运量质齐升,航空货运“含金量”十足,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空港枢纽价值凸显。2023年前三季度,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海关监管进出境货物货值613.8亿元,同比增长25.8%,国内外货物“流量口”优势不断提升。
“空中丝绸之路”越拓越宽
国家战略与城市梦想交汇。按照“上合策源、临空支持、胶州托底、全域联动”发展路径,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聚焦“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这一国之重任,突出其国际公共产品属性,当好平台搭建者、资源链接者、方案提供者,助推上合示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交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前三季度,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海关监管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出口货值14.1亿元,同比增长56%,5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通过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口岸进出口货物。
今年以来,青岛不断织密“空中丝绸之路”。青岛至日韩航班“公交化”,日均20班,为国内旅客经青岛中转至日韩提供了丰富选择,飞往韩国的航班和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二,青岛到首尔、大邱、釜山三个城市航班每周达37架次;青岛不断扩大与上合组织国家“朋友圈”,已开通运营莫斯科、迪拜、加德满都3条上合客运航线,进一步增加了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
群雁能穿越风雨,在于相互借力。青岛通过实施“双枢纽”战略,与国内国际枢纽机场携手,西北方向与国内乌鲁木齐、西安等城市互为桥头堡,西接欧洲、中亚,东联日韩,搭建RCEP衔接上合组织国家的双向黄金物流大通道。整合省内、国内、国际三个圈层的市场资源,加强与中亚五国及其他上合组织国家深度对话合作。
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青岛临空经济示范区除了在“硬联通”上打造物流大通道,还在“软联通”上优化服务,打通货物运输的“最后一公里”——
促进航空公司与铁路联合,推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空铁联运,提供一站式服务;发挥胶州“海陆空铁”四港联动地理优势,打造国内国际多式联运枢纽,联动中欧班列,提升空铁联运、海陆联运能力;加快洲际航线引进,推动与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协同联动发展,推进路转航、空空中转业务,发展异地货站、超级货站等,让货物“零等待”。
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供应链稳定
青岛打造的国际枢纽港,可实现国际陆港、海港、空港和铁路港“四港联动”,在最短时间内将水产等时效性要求高的货物发散到国内外。
日前,一批由青岛汇臻鲜进出口有限公司主理、总重达23吨的波士顿龙虾抵达胶东国际机场,这批龙虾当天便可端上上海、广州等地市民的餐桌。
青岛汇臻鲜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泉龙自流亭机场时期便从事国际贸易业务,他说,机场转场后,最明显的感受便是海关不断提速进口鲜活水产的通关时间,对普货现场进出口货物“全链条监管、集约式查验”,“查验-放行”顺势无缝链接,活波士顿龙虾、冰鲜大西洋鲑、冰鲜蓝鳍金枪鱼等鲜活水产最快1小时即可通关。“快速通关一方面保障了货物的送达时效性,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开辟新市场。”付泉龙说。
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供应链、产业链加速重构,国际市场对国内企业在交货周期、反应速度上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岛临空经济示范区应答“时代之问”,发力新赛道,不断优化航空口岸营商环境,促进投资便利化,让国际快件跑出国内时效。
在胶东国际机场货物查验区,10台自动机检线全线开动,进境快件经过辐射探测门后,进入上线分拣区域,一件件快件经由六面扫描仪、CT智能审图、自动分拣后有序通过。随后,快件经流水线后端自动扫码设备进行二次确认,形成信息闭环。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海关快件通关科副科长夏阳说,借机场转场之际,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海关采用一级库监管模式,智能化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避免了二次入库、二次仓储,有效降低进出口企业的中转、短驳、仓储等费用。在这里,每6秒便有一件快件通过查验,RCEP国家快件6小时通关,与转场前相比,通关时效提升50%,物流成本降低40%。
记者了解到,随着跨境货物运输不断提速,青岛到欧美快件可实现5日达,到日韩快件次日达,推动“江浙沪”及“珠三角”等南方货物经“青”转至全球,助力北方中小企业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加快转型发展,带动1000多家企业成功“破浪出海”。
“我们公司揽收的山东本地货物近七成选择从胶东国际机场出运。客户降本增效的同时,企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去年8月份我们公司还开通了山东首条快递出口包机。截至目前已经执飞272班,吸引山东、河南150多家企业、3000吨快件货物从胶东国际机场出口。”中外运-敦豪航空快件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清关主管生志刚高兴地说。
无独有偶,日本全日空旗下快递OCS也将成渝地区发往日本的货物枢纽转移至胶东国际机场,胶东国际机场辐射范围扩展至成渝地区。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电商货物占到了胶东国际机场跨电货物发货量的九成。‘南货北运’‘南货北出’已成为胶东国际机场的新常态,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商品也成为胶东国际机场货运的新亮点。”夏阳介绍。
青岛不断强化航空口岸的门户功能,SHEIN、Tiktok、阿里速卖通、拼多多、京东、唯品会等中国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和平台将目光锁定胶东国际机场,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货源,再通过青岛航空口岸运输中转至全球各地。货运包机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布局,也吸引众多省内外企业将胶东国际机场作为货物出口的首选地。
新空间实现新发展
航空物流是掣肘区域产业升级、能级提升的重要变量。过去由于流亭机场存量空间受限,增量业务无法顺利开展。2021年机场转场后,为区域经济发展腾挪出了崭新空间,推动了青岛外向型经济增量。
在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山航货运、东航货运等航空公司货运业务集聚上下游企业,建圈延链,成长为航空物流生态圈。同时,临空区创新“区港一体化模式”,机场物流公司货运与空港综保区无缝衔接,不仅提高物流效率还降低了企业成本。此外,继续简化转关、施加关锁等监管措施,使货物流转更加顺畅。
为让物流产业激发全要素融通,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空港新城,打造上合空港型物流枢纽基地,实施空港能级提升工程、基础设施完善工程、智慧枢纽打造工程、枢纽经济培育工程、区域枢纽协同工程五大重点工程,构建通达全球的航空货运网络,带动上合组织国家加快融入全球“123”航空快运圈,吹响物流头部企业“集结号”。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落实“临空+机场”一体化发展,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全球货物配置、周转、流通能力,为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通的开放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临空区向阳而行、攀高逐新,正努力从“城市机场”进化成“机场城市”。□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英歌
来源: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