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是青岛市打造“六个城市”、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落脚点,主要目标是持续提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近年来,青岛市积极构建“政策引航、平台聚力、大赛驱动、园区加速”的多元化博士后创新创业机制,全面激发博士后创新创业活力,大力支持博士后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2022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由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青年英才工程第三层次”副教授李崇主持申报的“高性能MEMS陀螺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历经初赛、复赛、决赛等各个环节,最终在众多高手对决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大赛金奖,也是青岛市唯一的金奖项目。
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后李崇荣获大赛金奖
作为全国性的博士后人才选拔赛事及平台,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于2019年首次举行,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大赛主题为“博揽英才 创领未来”,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岛市人民政府等主办,山东省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城阳区委员会、城阳区人民政府等承办。
不畏浮云遮望眼
李崇本次参赛的项目依托的MEMS陀螺是一种芯片化的微型传感器,具有测量载体姿态、导航定位的关键作用,在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军事装备等各个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李崇首次接触到MEMS传感器是在大学期间。当时,他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和同学组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智能车比赛等一系列科技竞赛,发现市面上出现了和芯片一样的新型MEMS传感器。相比于笨拙的传统传感器,这种MEMS传感器不仅体积小,而且功耗低、性能好,为比赛获奖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这种MEMS传感器都是从国外厂家进口的。李崇经过咨询专业老师得知,我国在传感器和芯片等前端领域知识积累十分匮乏,每年进口国外芯片要花费巨额的外汇。老师的一席话在李崇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正是怀着这样的憧憬和渴望,在出国留学之际,面临着热火朝天的人工智能方向和略显偏门的MEMS传感器方向,李崇毅然选择了MEMS方向,期待着能学有所成,有朝一日为国产MEMS技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美国攻读博士期间,李崇迅速克服了在异国他乡语言文化不同、生活习惯差异大的困难,全身心投入到了MEMS传感器方向的学习之中,全面地掌握了MEMS原理、设计方法、加工方法、接口与控制电路等前沿知识,并以博士后身份加入了国际著名专家、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Farrokh Ayazi教授的实验室。佐治亚理工学院是世界顶级高校,在此从事前沿研究的压力非同一般,据说在3年内就有近10位博士、博士后因为无法承受科研压力而退学或辞职。李崇牢记着Ayazi教授的话“从事MEMS陀螺研究就像是在狭长黑暗的隧道中,寻找出口的微弱亮光”,他和同学们在基础原理上反复探讨陀螺产生误差的原理,并经过数以千百次的实验验证后,终于在MEMS陀螺方向另辟蹊径,掌握了自校正技术等创新性方法,以提高陀螺的可靠性和关键指标。
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业完成后,李崇坚定地选择了返回祖国工作。面对着众多用人单位伸出的橄榄枝,他出于对青岛市和母校深厚的情怀,特别是在青岛市和母校优厚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下,以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第三层次”回到了母校工作。
MEMS陀螺技术属于山东省“十强产业”领域,与中国海洋大学的优势海洋领域等有着良好的契合点。学校本着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育重点科研方向的态度,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在人才服务保障、实验室建设、招生名额、启动资金等各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为李崇提供了100平方米的实验室,并为实验室购置了锁相放大器、高精度转台等各类专用特种设备,以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学校各级领导、专家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及时了解和解决李崇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以保证年轻人能把主要精力放在高水平教学科研工作中,并推荐和鼓励优秀生源加入到李崇的团队中,共同对前沿科学问题进行攻坚克难。学校还组织了相近方向的专家,在科学研究、管理方法、工作经验等各个方面对李崇进行了长期深入和系统性的指导,以实现以老带新、加速年轻人成长的目的。
白手起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方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实验室刚刚创立阶段,李崇带着几名研究生加班加点开展研究工作,每天工作到午夜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的MEMS陀螺技术逐渐受到了业内认可,从接口电路和控制技术作为切入点来提高陀螺性能成为了大家认可的一门“绝活”,获得了各类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的支持,相关成果也不断地在业内进行推广,多个项目被评优。
吹尽黄沙始到金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22年夏天,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专家来到中国海洋大学,对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进行宣讲和推广,对政策进行了耐心的讲解,历届获奖选手也现身说法。李崇感觉到这是一个展示成果、深度推进应用转化的好机会,就认真撰写了申请书,报名参赛。此次比赛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比赛规格高、奖励力度大,初赛报名队伍达1230支,为历年之最。李崇及其团队基础扎实、业绩突出,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有着国家重大需求,顺利地通过了大赛初赛和复赛,成为了132支决赛队伍中的一员。
决赛前夕,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学校组织了大赛培训工作,李崇及其团队认真听取了专家的指导意见,仔细修改了汇报材料,多次演练了答辩技巧。最终,在决赛路演中,该项目成功打动了各位评审专家,在大赛创新一组折桂,为青岛市斩获了唯一的金奖。在获奖名单公布后,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也进行了深度对接,期待项目能够进一步落地转化。
“是国家、省、市和学校的优良政策,才有了我们这个项目的发展机遇。”李崇表示,自己一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面向国家和省、市的重大需求,深入做好研究工作,为国产MEMS传感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全力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为国家做好高端人才储备,深入推动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号召。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封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