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青岛与中亚五国强农共赢
日前,中国—中亚五国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深入推进。这场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勠力合作,对同时拥有着特色农产品资源禀赋与港口集散优势的山东青岛,自然也是一个重大机遇。日前,记者走进青岛平度同和街道的尚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着一箱箱冻干草莓、石榴等浆果食品从这里生产、包装,直至装箱出口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这场从青岛地头、车间再到中亚五国人民餐桌的“美食之旅”,也是青岛与中亚五国近年来农业合作交流的一个缩影。
农产品贸易交流,成全了青岛与中亚五国的“舌尖”情谊。“这几年我们与中亚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明显提速,效益也日益显著。”尚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郁东兴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公司从中亚国家进口桑葚、石榴等初级农产品,经过冻干深加工后,已出口冻干浆果食品120个标准集装箱到中亚五国,一季度实现销售300余万美元。
近年来,青岛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禀赋和港口集散地优势,持续加大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2022年青岛对中亚五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4亿元,今年前四个月,青岛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了1.3亿元。”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
农业全产业链合作成为青岛与中亚五国未来合作的主趋势。位于莱西市店埠镇的青岛鲁林脱水蔬菜有限公司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正积极拓展对中亚五国的农业投资。公司质量部经理刘明月介绍,“我们将加快在中亚国家从原材料种植、深加工,到出口贸易的布局,第一期计划投资500万美元,建设种植基地5-10万亩,深加工工厂一个,外派员工30-50人,通过在中亚国家发展脱水白洋葱项目,打造全产业链白洋葱种植生产基地。”在哈萨克斯坦建设大豆、苜蓿等农作物及畜牧基地,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经济苗木基地,山东港口与哈萨克斯坦签署合作备忘录,推进中哈跨境贸易发展,青岛万林康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拟在中亚国家投资建设食品加工与物流工业园……随着一批批农业产业项目顺利推进,青岛与中亚五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也更为多元、更具活力。
技术合作,“硬核”输出,青岛与东亚五国合作不断升级。机械隆隆作业忙,在胶州市胶莱工业园的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150台马铃薯收获机正在进行总装,公司总经理吴洪珠告诉记者,不久后这批设备将销往哈萨克斯坦。“这批机械根据中亚的土壤和马铃薯品种做了相应调整,产品更加适应当地条件,受到中亚国家客商的广泛好评。”依托上合示范区的优势地理位置,洪珠农机与中亚五国建立了多年的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累计销售到中亚五国的农业机械到5000多万元。吴洪珠介绍,公司预计今年全年出口将突破4000台套,同比增长一倍以上。下一步公司将引导和带领当地农机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开发适合当地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的马铃薯机具,助力中亚五国薯农增产增收。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袁瑞先介绍,下一步,青岛将全力打造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多边经贸的综合性开放平台。同时,积极同中亚五国探索“海外牧场”等现代农业合作新模式、布局8条创新驱动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推动青岛与中亚国家农业贸易、技术、人才和投资互联互通,共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记者 郝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