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杜博华:发挥链主作用,推动青岛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端牢能源饭碗、壮大实体经济、打牢制造业根基的必然举措。”青岛市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杜博华在今年青岛两会期间,带来《发挥链主作用 整合区域资源 推动青岛市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他认为,青岛需切实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机遇,发挥好区域链主企业作用,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推动青岛市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杜博华
作为青岛市高端化工产业链链主企业,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是国家特大型央企——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资源和资金优势。杜博华建议,以山东省炼油落后产能置换为契机,从青岛市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发挥青岛炼化公司的链主企业表率作用,整合区域资源,通过主动“补链、强链、延链”,带动区域高端化工产业链不断完善。充分利用董家口园区资源,结合园区内海湾集团、金能化学等企业化工产业链现状,实施青岛地区炼化产业总体规划,建设董家口千亿级石化基地,打造以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为主的石化产业集群。同时注重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实现青岛地区主体企业、科研机构、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联动,搭建“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全链条式创新体系。
目前,黄岛石化区内已建成青岛炼化、丽东化工等化工企业,区域内港口交通等配套成熟,具备化工园区持续发展的优良条件。杜博华建议,应着力调整黄岛石化区现有规划布局,破局再发展,以青岛炼化1200万吨/年炼油规模和周边丰富液化气原料资源为依托,生产乙烯、丙烯等下游化工材料类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整石化园区产品结构,丰富园区高端产业链。协同周边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企业,努力将黄岛石化区打造成山东省及青岛市家电、汽车等行业化工材料主要供应基地。
此外,结合国内氢能发展趋势,紧密围绕“氢进万家”及“东方氢岛”的政策目标,积极推动青岛市石化企业氢能供应,持续巩固氢能优势。结合青岛炼化氢气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绿电制绿氢等技术示范应用,积极与美锦新能源、康普锐斯等链主企业合作,推动制氢与储能装备新技术研发,全面满足区域氢能交通等领域的需求,筑牢供应链,助推区域产业链,走出“双碳”战略下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郭清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