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热线:0532-68068228 138216883@qq.com

【我的就业故事】扬州大学00后毕业生徐帆:梦启“一带一路”,“我在非洲修大坝”

青岛“一带一路”建设网
2024-07-26 16:35

“以前,在看《动物世界》的时候,我就对大草原上的动物和神秘的非洲很好奇。后来我在投简历的时候就选择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公司,最终,来到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暑假期间,扬州大学职业规划夏令营上,远在刚果(金)的徐帆在线介绍了自己的职业经历,让很多同学啧啧称奇。

2022年6月,毕业于扬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徐帆带着迷茫与憧憬踏上了辽阔的非洲大地,成为刚果(金)布桑加水电站的建设者。这名出生在南京的“00后”女孩为何选择远赴非洲求职?

“出发前不少亲朋好友也曾劝阻我。但我骨子里有一种冒险精神。”徐帆说,大学期间,她曾走进临终关怀中心,也参与过社区帮扶、山区支教,一次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她领悟到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的教育理念。在电视上观看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她也了解到“一带一路”建设给沿线非洲国家带来的改变。而在学校里学习的《文化人类学》专业课上,她又被不同民族的文化吸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徐帆说。

当加入中刚布桑加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抵达非洲后,徐帆发现这里与想象中有着很多不同。“这里的确有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有奇特的萨普文化,当然,这里也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滋生着战乱和疾病。同时,这里也有中国的超市、医院、餐馆,甚至还有中国奶茶店,但是,唯独缺人才!”徐帆回忆说,自己刚到公司不久,仅4个人的部门就连走2名同事,由于海外招聘工作时间较长人员一时半会儿人员得不到补充,徐帆除了自己原本的文书工作外,还要熟悉办公室的全部业务,并兼职翻译。她甚至还学会了船只驾驶,经常独立驾驶船只驰骋在卢阿拉巴河上巡视水库。

“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磨砺人。”徐帆说,海外的环境比国内要艰苦,但对于年轻人来说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而且薪酬也很理想。“狂野非洲满足了我对诗和远方的追求!现在的我,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谈到眼前工作,现在已经是公司企业文化部业务经理的徐帆干劲十足。

让徐帆发光还有她的社会工作专业背景。布桑加水电站是刚果(金)第一座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设备、中国技术建设的大型现代化智能水电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代表性项目之一。拆迁移民工作是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之一,海外项目因政策、语言等差异更是困难重重。

2022年徐帆刚到时,移民工作尚未全部完成。一次,在工作协调中,徐帆脱口而出的“三原原则”“实物指标调查”等专业术语让工程人员眼前一亮。原来,徐帆的大学班主任王海宝曾参与过夹岩水利枢纽、黄家湾水利枢纽等多项水利工程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课堂上,他曾多次向大家介绍过社会工作在大型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老师传奇的工作经历,在徐帆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而今,这颗种子在万里之外的非洲生长。

此后,徐帆具有移民社会工作基础知识的大名在工程一线迅速名声鹊起。工程人员每次移民协调工作都会带上她。但只是学到“一点皮毛”的徐帆内心也很慌张。为此,她一边熬夜学习移民社会工作知识和当地政策法规,一边向远在大学的老师求助。“很多专业知识都是现学现用。母校老师提供的很多国内的工作经验也非常管用。”

如今,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拆迁移民工作顺利完成,布桑加水电站也已顺利投入运营,年发电量约占刚果(金)全国发电量的十分之一,大大缓解了当地电力严重紧张的局面。

两年来,徐帆和团队深入参与水电站运营管理。工作之余,她也发挥着社会专业的优势,在刚果(金)参与了很多捐资助学、社会帮扶等公益项目,赢得了大家的点赞。当地居民提起中刚布桑加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时,总会竖起大拇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真

来源:交汇点新闻

相关阅读